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2024-07-27 16:15:24
浏览:100

中国食品安全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做好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目的及原则

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迅速展开处置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适用及启动

本单位经营的食品发生(含可能发生的)危害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包括本单位负责存储、运输的食品发生安全事故,或接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事故通知,启动本处置方案。

(二)负责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职责

负责人应及时研究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有关情况,制定应急管理措施,指挥本单位及时、稳妥地处置本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并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协助和配合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

1、根据政府或政府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解除应急处置状态;

2、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

3、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请求。

(三)预警与报告

1、预警

在政府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加强重点品种,尤其是高风险食品品种的日常监管和食品质量抽样检测,加强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一旦确认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或前兆信息时,单位负责人应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决定是否发布预警和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

2、报告

本单位负责人在食品安全事故后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做出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波及范围、造成伤害及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面临的问题等。

(四)应急响应

负责人按照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危害链。

1、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品种、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销售者等基本信息;

2、对发生事故的食品下架、封存,并封存库存食品;

3、清查台账,追溯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来源与流向;

4、立即将引发事故的食品基本信息与流通范围报告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的政府机构或相关部门,并按其要求做好其它报告工作。

(五)事故处置

单位负责人根据发生安全事故情况依据方案采取处置行动,或在政府及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以下工作:

1、及时对导致或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包括存储在库房内的相关食品)及相关工具、设备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2、立即将引发事故的食品基本信息与流通范围报告丰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并对事故食品采取退市下架处置;

3、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品种、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销售者等基本信息,封存引发事故的食品的进货凭证、库存食品,抽样送检并封存备样;

4、追溯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来源与流向,向食品生产商或食品批发企业报告相关食品的情况,马上联系销售对象,实行食品召回等处置措施;

5、在政府相关部门对安全事故认定后,在其指导下对事故食品采取召回、销毁等科学处理措施,并对相关的工具、设备采取清洗、消毒等处理措施,确保对经营场所有害源的可靠清除;

6、按法定程序在相关媒体客观公正地发布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情况。

(六)后期工作

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开展事故分析责任认定、整改落实等事项,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相关涉案食品处理,单位负责人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落实整改和改进措施,并做好处置记录。

(七)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制定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