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磨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是以前的粮食器具。过去米面加工都得用它来磨面;油坊用以榨油前粉碎油料;饹馇、豆腐坊用以磨浆汁。
石磨有着上下两扇磨盘,下扇是固定在一个比较大的石台上,主要靠上扇转动。不论是转动的那一层磨盘,还是固定的那一层磨盘,都凿刻有沟槽(齿子),通过一动一定沟槽反切,将原料粉碎、研磨成面粉或浆汁。
因为石磨大多是米面加工、油坊等作坊制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用具,在以前的时候家家都备有石磨。
我家也有一盘石磨,是祖上传下来的,两扇磨盘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底下的磨台是青石做的,我小的时候,虽然磨面已经依赖机械了,但是那一盘石磨还闲不下来,除了偶尔磨点玉米和地瓜干(地瓜干太大磨眼放不下去,得提前弄的碎点),主要用它来推麦糊子烙煎饼,也就是现在说的石磨煎饼。
煎饼一直我们当地的主食,吃的时候卷上菜香软可口,不用再加热,又便于储存,所以一年四季,都是家家必备的口粮。
煎饼也分好多种,我们这里比较常见的就是面煎饼,玉米煎饼,这两种煎饼加工起来比较省事,拿面加上水搅拌均匀就可以。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石磨煎饼,这个加工起来比较复杂,它是拿小麦和黄豆按比例掺到一起,而且提前泡水,然后再用石磨磨成浆糊,才能加工成香喷喷的煎饼。它虽然加工复杂,但是口感非常好,吃起来又香又松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到冬天,忙完了地里的农活,趁着冬天没事,家家户户都烙石磨煎饼,留着明年春天做干粮。据说做的多的,都能吃到来年的端午节。这时候石磨就发挥了作用,一天都闲不下来。到了年关还用它磨豆子,做豆腐。
那时候石磨是神圣的,家家户户都把石磨奉为神灵,小孩子随便攀爬石磨会遭到大人的训斥,如果有孩子站到磨顶上,家里的大人会认为那是对神灵的大不敬,弄不好还要挨打。
为此父亲还专门用高粱秸秆给我们家的石磨做了个罩子,这样不但防止我们攀爬,还能防止雀鸟,家禽弄脏石磨。
传说石磨是白虎神,所以每当过年的时候,都要给石磨烧香摆供,保佑一家平安,还要贴“白虎大吉”的春联或者福字,有的还在磨眼里插上一支翠竹,取“节节富足”之意。
然而随着煎饼机、豆腐机的出现,电器化的时代使得农家生活省时省力,快捷方便,没有人愿意去一圈一圈围着磨道推磨,用了几代人的石磨也就慢慢闲置下来,静静的躺在农家小院不起眼的一角。
闲置下来的石磨本来可以当作应景之物,装点着乡村的淳朴,然而有的人却嫌弃它放在院子里占地方,就把石磨拆开立在墙边。
这几年也不知听谁说的,石磨是白虎经常不用,放在院子里主凶,最后人们一个看一个,纷纷把家里用了几代人的石磨,推到了门口的大街上。
如今,大街上的石磨早已不见了踪影,应该是被“有心人”半夜弄走了吧!
现在有些公园是石磨最多的地方,除了安放一两盘供人们观赏之外,当年“终日随人转不休”,的石磨,家家供奉的白虎神,更多的是被放在地上沦为了垫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