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唯美好诗句摘抄大全(10句唯美诗句,感悟历经沧桑后的宁静温柔之美。)

2024-11-10 08:15:26
浏览:100

01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品读】胸中满怀着豪迈的情怀和飞扬的壮志,仿佛要乘风而起,直上青天,将那皎洁的明月尽收眼底。此刻,连那高悬的明月都显得如此触手可及,仿佛只要伸手,就能将它摘下。无论是广阔的天地,还是浩瀚的星空,都承载着这份不羁的梦想。那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似乎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去感受广袤宇宙的无垠与自由。


0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品读】岁月虽已苍老,但内心仍有一腔少年热血在涌动。左手牵着忠诚的黄狗,右手擎着矫健的苍鹰,仿佛重回年轻时代,尽情驰骋在辽阔的天地间。这份率性洒脱、不羁豪迈的情怀,正是对人生至真至纯的追求。即便两鬓斑白,心中的赤子之心依然炽热如初,敢于挑战自我,拥抱生命的无限可能。

0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品读】生命的意义,在于为更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在于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献身。面对大义,生死又算得了什么?

那些真正有担当的人,从不因个人的祸福得失而退缩,从不因一时的荣辱得失而动摇。他们心中有更伟大的理想,肩上担负着更神圣的使命。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这片土地。在历史的洪流中,是无数这样的英雄,用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铸就了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生命,在大义面前熠熠生辉,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铭记。

0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品读】只有在淡泊名利中,才能明晰自己的志向;唯有在宁静平和中,才能走得更加长远。人生如一条长河,若心中纷杂,便会失去前行的方向;唯有平静如水,才能看见远方的彼岸。那些大智慧,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05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别》

【品读】人生如浮萍,随风飘泊,不知归途。但归宿的意义,不在于物理的空间,而在于内心的安宁。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灵找到了栖息的港湾,便是最美好的归属。那些曾经以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内心的平静与喜悦,才是生命中最值得追寻的财富。

在漂泊的日子里,我们终会明白,家的意义不在于一座房子,而在于一种心灵的归属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有希望,便是最温暖的归宿。那些能让我们感到心安的地方,才是生命中真正的乡愁。

06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品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在于相识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彼此的心灵是否契合。那些真正的知己,往往不需要海誓山盟,只需一个眼神,一句话,便能心意相通。相知的深浅,不在于交往的频繁,而在于内心的感应,哪怕相隔万里,只要怀有同样的理想和追求,就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伴侣。

07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品读】宁愿在枝头带着芳香凋谢,也绝不屈服于寒冷的北风。正如那傲霜的菊花,纵然风刀霜剑,也要保持内心的高洁与尊严。人生如斯,宁可为理想与信念献身,也不愿随波逐流、苟且偷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严寒与冰雪,但只要心中怀有信念,脚下坚定前行,就能在逆境中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08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

——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品读】人生的乐趣,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时刻。无论境遇如何变迁,我始终以真我之心对待世事。在材与不材之间,我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度过此生,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宁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也不愿违心附和他人。那些看似无味的时刻,其实蕴藏着无限的美好。只要我们以平常心去感受,便能体会到生命的馨香。

09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冯道《天道》

【品读】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践行美好,而非过度追问未来的结果。我们应当专注于当下,用心去做每一件善事,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因为生命的价值,正蕴藏在这一个个看似平凡的瞬间里。与其焦虑前程,不如沉浸于现在的努力。让善念化作行动,让爱心点亮他人,生命自会散发无限光芒。

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选择以善良和真诚铺就每一步。相信,那些用心播撒的善意种子,终会在时光的沃土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10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品读】君子胸怀大志,却不急于彰显。他默默积蓄力量,静待时机成熟。当机会来临之时,他便能挥洒自如,尽展才华。他深知,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沉淀,需要恰到好处的时机绽放。

人生如四季轮转,懂得隐忍与等待,才能在最合适的时刻绽放光芒,如同静水深流,厚积薄发,最终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