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再往北的北极圈内,当地生活的因纽特人有一道传统的特色美食,叫做腌海雀。它的臭味值预估为9500阿拉巴斯特,足以秒杀鲱鱼罐头,堪比生化武器。
腌海雀只是我们对这道“特色美食”的俗称,它的正式名字叫做基维亚克,是因纽特人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食物。
大约4000年前,一支人类迁徙大军,从亚洲东部出发一路北上并穿过白令海峡,准备向美洲腹地前进。结果半路遭到美洲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和残忍杀戮,它们且战且退,一路退到北极圈内,并且奇迹般地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存活了下来,成为今天的因纽特人。

他们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慢慢养成吃生肉的习惯,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特色美食,腌海雀就是其中之一。
制作腌海雀需要用到两种原材料,侏儒海燕以及海豹皮。因纽特人有吃海豹肉的习惯,他们吃海豹的时候,会从腹部剖开,然后小心翼翼地肉切下来,确保海豹皮完好无损。而完整的海豹皮,是制作腌海雀必备的材料之一。

每年夏天,成千上万的海雀会在北极圈附近筑巢繁殖,因纽特人带着特制的网兜爬到山坡上捕捉海燕,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抓到上百只。这样,制作腌海雀的两样材料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开始制作了。
因纽特人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海豹皮,然后将捕获的海雀一个个塞进去。没错,不去毛不去内脏,就这样把一只完整的海雀塞进海豹皮里。

一般情况下,一张海豹皮里可以塞下一两百只海雀,如果是更大体型的雄性海豹,最多可以塞下500只海雀,足够食用一段时间。塞完海雀之后,因纽特人还会用力地踩一踩,确保空气完全排出,再用针线把海豹的肚子缝好,并且涂抹上油脂密封。
最后,就是把装有海雀的海豹皮整个埋在冻土层里,用石头掩盖好,做上醒目的标记,接下来就只需要耐心地等待。通常来说,制作腌海雀需要让它自然发酵2到3年,然后才能取出来食用。

等时间差不多了,因纽特人将腌海雀挖出来,全家人一起享用。他们吃腌海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比较狂野,把海雀肛门附近的毛和脏东西清理干净,然后用嘴从肛门处吮吸。由于长时间的发酵,海雀的内脏已经腐化成一滩浓汁。食用者用力吮吸,浓汁就会一股脑地冲进口腔,滋味难以言表。
另一种稍微文明一点的吃法,就是把海雀的毛全部去掉,再用手撕肉吃;或者把内脏浓汁作为调味料,涂抹在烤肉上食用。
据说,腌海雀的味道十分复杂,闻起来带有肉块腐烂的臭味、腥味、还带有一点粪便的味道。同时,尝起来又有类似奶酪的甜口。不管它味道如何,普通人看到这个制作过程,就已经毫无食欲了。要是吃上一口,估计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那为什么因纽特人要这么吃呢?其实他们也是被迫的,北极圈内冰天雪地,无法种植蔬菜水果,极度缺乏维生素。我们都知道,长期不摄入维生素会得坏血病。
生肉虽然也包含维生素,但高温烹煮会将其破坏。因纽特人为了生存,只能通过吃生肉摄入维生素。而腌海雀的内脏发酵腐烂之后的浓汁,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有很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帮助因纽特人避免坏血病的折磨。

再加上当地环境恶劣,食物稀缺,海雀是为数不多每年可以固定获取的食物,因纽特人便将其捕捉腌制,当成储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