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极乐寺地址在什么位置(东北四大丛林之一 哈尔滨极乐寺)

2024-12-06 09:30:33
浏览:100

哈尔滨极乐寺为全国汉传佛教 142 所重点寺院之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9号,是黑龙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筑,也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同为民国高僧倓虚法师兴建。

据说这就是兴建哈尔滨极乐寺的“缘起”。

随着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外国宗教势力也随即侵入。

二十世纪初,中东铁路修建,沙俄等帝国主义入侵,大量侨民涌入,哈尔滨曾出现13个国家的领事馆。外国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权利,在大直街上先后修建三座东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一座基督教堂。

当时民间传说,南岗是潜伏在松花江南岸的一条土龙,是哈尔滨的风脉所在,而洋教堂正建在土龙背脊上,破坏了哈尔滨的风水。于是人们呼吁建一座佛寺,以震慑洋教堂的兴盛之风。

极乐寺所在的南岗地区,早年叫秦家岗,俄国人在1900年规划新城时就在这条山岗上修建了一条大道,并取名叫大直街,大直街一直被哈尔滨人视为“龙脉”。传说早年的南岗,是一条蜷伏在松花江南岸的巨龙所化,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这条东西横卧的高岗,作为哈尔滨市所辖城区地势的最高点,中间凸起,两边凹低,地势突兀,天运所呈,确有巨龙匍匐之势。东、西大直街被认为是龙脊,果戈里大街、宣化街、大成街等横向街道为龙爪,龙尾延伸至西大直街末端,而龙头位置就在极乐寺!

当俄国人在大直街的中心点修建了尼古拉教堂后,哈尔滨人认为这座教堂就像一根钉子钉在了龙脉上,是民族产业不兴的根源,于是就有人提议,选在龙头的位置上修建一座中国寺庙以夺回风水地理的主导态势。

修建规模巨大的寺庙单靠善男信女的捐赠是远远不够的,1921年,中东铁路稽察局局长陈飞青,是一位笃信佛教的居士,他首倡在哈尔滨建立大庙。他跑到北京找到了北京政府总理段祺瑞的秘书马冀平,求其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在马冀平的协调下,交通部部长叶恭绰特批了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剩下的资金由中东铁路局帮助解决。时任中东铁路督办的王景春是基督徒,不愿意修建佛教寺庙,因此,修庙一事被迫搁浅。

圆顶建筑应为南岗区教堂

1923年建寺庙的机缘再次降临,朱庆澜出任中东铁路护路军的总司令兼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庆澜过去不信佛,甚至提倡拆庙掀神,但由于种种不可思议因缘,在家人劝导下,慢慢开始信奉佛教了。

民国期间的哈尔滨鸟瞰

当陈正青得知自己过去的好友周孝怀担任朱庆澜的秘书,便找到他,请他出面游说朱将军资助修建寺庙一事。喜出望外,朱庆澜不但一口答应,还亲自担任了筹备委员会的主任。有了朱庆澜亲自挂帅,一时达官显贵、富贾名绅纷纷响应。于是,捐款者十分踊跃,不长时间就募集到6万元大洋。1924年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东北最大的寺庙建筑群落成,取名为“极乐寺”。朱庆澜特请好友清朝末代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骞题写了寺名。

1924年4月初,极乐寺大面积开始动工,到8月底工程竣工。同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极乐寺建成并举行开光庆典仪式。极乐寺开光之际,寺僧已经有三百余,参加诵经、过堂、听经。倓虚法师担任首任方丈。因第一坛开讲的内容为阿弥陀经,加之倡议发起人陈飞青居士信奉净土宗,都与极乐净土相关联,故寺庙名曰极乐寺

哈尔滨极乐寺开坛传戒后,渐渐成为十方大丛林。哈尔滨极乐寺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守护龙脉、续写宗风的序幕。

极乐寺今天的建筑格局

民国期间极乐寺庙会盛况 摩肩接踵的人流

一、极乐寺布局概况

极乐寺自建寺伊始,经过七代方丈(详见附录一)和护法善信的努力,曾经达到三十万平方米的范围,五〇年大部被哈军工占用。现在极乐寺占地面积约七万七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二万平方米。全寺共分正院和塔院两大部分,整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均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坐北向南,南面临街。

正院的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和观音殿。两边配殿分别为东侧的祖师殿、客堂、流通处、佛学院、法堂、僧寮和斋堂,西侧为素餐厅、司房、方丈室、迎宾室、上客堂和慈善会。塔院内有卧佛殿、阿弥陀佛殿、五百罗汉堂、七级浮屠塔(地藏殿)、药师殿、延寿功德堂、舍利塔、两侧千佛塔、钟楼、鼓楼等。

一、山门

极乐寺的山门为两低一高、磨砖对缝,是青砖砌筑的牌坊式建筑。正额镶嵌的大理石“极乐寺”的寺匾为清末状元——南通的张謇所书。山门也称为“三门”、“三解脱门”——空、无相、无作,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观“空、无相、无作”才能真正地解脱。

天王殿前方的左右为砖木结构,八角塔式建筑的钟楼、鼓楼。1922年梵钟铸造于北京,高1.65米,外口周长3.44米,内口直径1.12米,上铸有1924年极乐寺开光时哈尔滨佛教协会40名会员的芳名。

钟楼二层八角,上层悬铜钟一口,下层供奉地藏王菩萨;鼓楼二层八角,上层悬皮鼓一面,下层供奉伽蓝菩萨。钟、鼓是佛教寺院常用的法器,为报时用。所谓晨钟暮鼓就是早上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时时警醒僧众。正如偈颂所说:“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迷路人。”夜即摄心,日不空过,存念三宝,慎勿懈怠。

二、天王殿

天王殿是进入寺院的第一座正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因此得名。门匾《天王殿》三个字为著名书法家王田所书。

图为:极乐寺庙会期间外国人在天王殿合影

1.弥勒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是梵文。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华语译为“大士”、“觉有情”等。菩萨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是梵语,佛经中称为“阿逸多”,华语译为慈氏,以修慈心观而闻名;译为“无能胜”,因其修唯识观而著称于世。由此可知,菩萨的慈悲心无可比拟。正如两边对联所写的“肚大能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天下可笑之人。”

弥勒菩萨是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因地与释迦牟尼佛同师学道,同发大愿。现住于兜率内院,将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降生人间,示现成佛。在龙华树下,以三会说法度化众生。


三、大雄宝殿

佛具有大智力,能降服诸魔,所以称之为“大雄”。“大雄宝殿”就是供奉佛陀的殿宇。

“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是已故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1983年所书。

大雄宝殿石阶上有唐代汉白玉石狮一对,带座全高2.4米(座高0.6米,长1.78米,宽1.13米)。为开山祖师倓虚大师从北京极乐寺化缘而得,1924年运至哈尔滨。此对石狮曾在“文革”中被破坏,现已修复。

1.释迦牟尼佛

大雄宝殿中央供奉着金色的释迦牟尼佛像。佛,梵语是佛陀的简称。汉语译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释迦牟尼佛译为能仁、寂默。他是佛教的创始者。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父名净饭,母名摩耶。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他为了寻求真正的解脱之道,于29岁出家,35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度人天其数无量。于公元前543年入灭,世寿八十岁。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

释迦牟尼佛金像两侧伫立着两尊金像,年长的一位是迦叶尊者,年轻的一位是阿难尊者。他们都是佛陀的十大弟子。摩诃迦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被称为“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又以至今传诵不绝的<拈花微笑>公案,被中国禅宗尊其为始祖。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阿难是佛之堂弟,生于佛成道之夜,侍佛二十五年,以“多闻第一”著称,在佛经中经常提到他们的名字。他们为结集经典和弘扬佛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十六尊者

大雄宝殿左右两边伫立十六位尊者的金像。右边是宾度罗跋啰堕阇尊者、迦诺迦代蹉尊者、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苏频陀尊者、跋陀罗尊者、诺距罗尊者、迦理迦尊者、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左边是罗怙罗尊者、那迦犀那尊者、因揭陀尊者、伐那婆斯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阿氏多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这十六位尊者,亦称十六阿罗汉,他们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为众生做福田。

3.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在大殿的东方,有一尊跏趺坐于狮子身上,手持如意的文殊师利菩萨尊像。文殊师利菩萨又称妙吉祥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师利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其早已成佛,法名龙种上尊王佛。为助佛兴世教化,现菩萨身而来护法。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4.大行普贤菩萨

在大殿的西方,是相好庄严,手持莲花的大行普贤菩萨像。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和行德,与象征着智德和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种清净,四足代表四种功德。

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普贤菩萨因地修十种广大行愿,即“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5.大悲观世音菩萨

在大殿紧靠着释迦牟尼佛像的墙背面,伫立着一尊高大的紫金色的菩萨像,他手拿杨枝净瓶,正向人间普洒甘露。一双慈悲的慧眼审视着苦海中芸芸众生。这尊菩萨就是人人皆知的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菩萨,又称作“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萨行广度众生。观世音菩萨与众生最有缘,在我国民间有“家家观世音”的说法。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险难之时,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观世音菩萨能闻声救苦,到处行慈运悲,以此大悲行愿而救度众生。

在观音菩萨像的两边还有一对年轻男女的金像。他们就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涌现其前,故名善财。他受菩萨教诲,遍游诸国,参访善知识,最后成就。龙女是婆竭罗龙王的女儿,年仅八岁,受持《法华经》了达诸法,又发菩提心,以价值三千大千世界之宝珠供佛,刹那顷变成男子而成佛。

四、西方三圣殿

大殿中间为阿弥陀佛圣像,两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是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译为“无量光、无量寿”,亦称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其中佛代表性德,菩萨代表修德。正修正念的佛教徒都希望临命终时,西方三圣能前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五、藏经楼

藏经楼在极乐寺正院中轴线上,在西方三圣殿的后方,为本寺第二任方丈如光法师设计,建于1929年,砖木结构二层楼阁,重檐歇山式的黄琉璃顶。

上层供奉缅甸玉佛,为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道像,佛像庄严,是香港菩提学会永惺大师1989年3月所赠;还供奉这韩国观音像一尊,为银杏木质,保持唐代观音造像的特色,为韩国丹阳郡小白救仁寺1990年所赠。楼下正中供奉汉白玉释迦牟尼圣像,西侧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金像,东侧供奉着唐代高僧丰干、寒山和拾得三贤圣像,北侧供奉宋代高僧济公禅师圣像。

正匾额“藏经楼”三个字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83年所书。一排排高大、整齐、明亮的藏经柜中,存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的经书。主要珍藏五大部:

1.大字折本木版印刷《大藏经》世称“龙藏”。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刻制,至乾隆三年(1738年)12月圆满,总计1669部,724函,“文革”期被红卫兵烧毁56函,其他幸被哈尔滨图书馆工作人员收藏,得免于难。

2.民国铅字《频伽大藏经》,依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春在上海频伽精舍,以日本弘教书院编印的《缩本藏经》为底本,改以4号活字印刷。装40函,414册,以千字文编函号。

3.民国铅字《续藏经》1923年商务印书馆印,共收950人的著作,1756部,7144卷。

4. 影印横版本宋.《碛砂藏经》为西安开元、卧龙两寺所藏,宋.碛砂藏影印。1936年出版,593册,1522部,6362卷。

5. 《大正新修大藏经》,1934年上海出版,1980年台湾新版,共1000函,总3493部,1350卷。1990年香港曹周美琦居士捐赠。

六、三十二应殿(观音殿)

在正院的最后方,有观音菩萨三十二感应长廊,亦称为三十二应殿或观音殿,观音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观世音菩萨为了救度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他普现各种不同应化身,为之说法教化。三十二感应长廊生动地刻画了观世音菩萨普现三十二种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的故事。正如观音菩萨像的左右对联所写的“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七、祖师殿

在天王殿的右方为祖师殿,这里供奉着从建寺以来历代祖师的圣像和牌位。有开山祖师倓虚大师、如光法师、乘一法师、德一法师、静观法师以及第六代祖师慈法老和尚。他们都是以弘法、建寺和兴学为宗旨,以慈悲为怀,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为正法永住,为极乐寺道场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2年哈市发生特大洪水,浸没半个城市,数万灾民无家可归,极乐寺第二任方丈如光法师放粥赈灾一个月,万民欢呼。第五任方丈静观法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期间,组织僧俗二众积极捐款,并将当年庙会全部收入捐给国家购买飞机和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此壮举在当时《松江日报》做了报道。

八、法堂

在祖师殿的左侧、斋堂的后方为法堂,2017年建成,能容纳500人听法。法堂的正前方是大幅的释迦牟尼佛彩色画像,两边还有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以及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的画像,相好庄严。同时在大幅画像的两侧,刻有“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金字牌匾,这正是突出了佛教寺院的宗旨——弘法利生。

近二十几年来,静波法师和大众法师坚持每周日和初一、十五,以及佛教纪念日,为广大信众讲《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等大乘经典和佛法开示1400余会。寺中有发心居士将每次法师讲法的内容进行录像整理,然后制作视频或书籍进行出版发行,饶益有情,分享法喜。

小编插话:哈尔滨或者说东北地区,盛产大神文化,以萨满为底色的附身文化大行其道,在这样基调下诠释正信的佛教文化,颇有难度。静波法师被誉为东北弘法斗士,时常要通过讲座,帮助信众甄别附佛外道,抵御邪教极端思想的侵蚀,真可谓能行难行,直下承担。

九、佛学院

极乐寺佛学院始建于1924年。为了提高出家僧众的修持水平,培育佛教僧才,倓虚大师在建寺初期就组建了佛学院,并亲自任院长。

佛学院分正科和预科,学制六年,教学内容以天台宗四教仪为课本,以《楞严》《般若》《法华》等大乘经典为指南,以专修净土为归宿。1924年和1939年两次招生,共毕业200余人, 1943年佛学院停办。1990年落实政策后,慈法老和尚募捐复办,因当时东北地区佛教急需人才,将学制暂定为两年,慈法为院长,妙观为副院长。礼请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书写“哈尔滨佛学院”牌匾,原北京市佛协会秘书长赵喧,慈法、妙观、妙修、妙性等知名高僧大德曾毕业于此。2010年“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更名为“哈尔滨佛学院”。

佛学院占地3667.2平米,有三层教学楼,拥有专职教师10余名。从2002年8月静波法师担任佛学院院长,近几年为了学僧更好地学习,学院与时俱进添置了电脑、影像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开设了图书、阅览室等为全寺僧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藏有世界佛教大德光盘2000本,藏经九部10000册。从2003年起时至今日,静波大和尚一直任佛学院院长。学僧在静波大和尚和监学师的领导下系统地、有步骤地接受各种经论的学习和实践,时至今日毕业的学僧已达600余人,毕业后有被分配到省内各寺院的,也有去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及新加坡、锡兰(斯里兰卡)等国外佛学院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成为国内外弘法的重要力量。

十、卧佛殿

卧佛殿座落在东塔院。在大殿的中央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卧像。涅槃华语译为圆寂,又译作灭度,佛在讲完《大般涅槃经》后,头北面西,右肋而卧进入涅槃的相状。卧佛殿左边是药师佛的圣像,右边是阿弥陀佛的圣像。

这里是僧人们上早晚课的地方,同时也是师父讲法和做佛事的地方。

十一、阿弥陀佛殿(四十八愿殿)

在阿弥陀佛殿的中央供奉着西方三圣的金像,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大殿的两旁分别是四十八尊阿弥陀佛接引像,四十八尊佛代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

大殿的左右墙壁上,绘有大型彩色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图,众多佛菩萨及其护法尽在图中,让人们感到西方极乐世界更加亲切和真实。

大殿的后方供奉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因为极乐寺是净土道场,所以寺内供奉西方三圣像的地方比较多,旨在提醒信徒,时时与佛菩萨在一起,念念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

在阿弥陀佛殿前,伫立着一尊高十四米青铜锻造的阿弥陀佛接引像,他体态庄严,相貌慈悲,在东塔院中显得格外高大亲切。引来众多信徒和游客顶礼跪拜。

在大殿的左前方还设有一座高十米、宽四米的投影屏幕,每次开大型法会和做佛事活动时,大屏幕可以时时呈现殿内的盛况。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多数人不能进殿,投影屏幕让不能进殿参加法会的信众,通过大屏幕目睹法会,共沾法喜,提供了方便。。

十二、药师殿

在阿弥陀佛殿的前方是药师殿,药师殿中央供奉的是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的两边分别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净无染。据《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成佛后,他始终实践着大愿,佛教中称念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

十三、七级浮屠塔(地藏殿)

在东塔院伫立着“七级浮屠塔”,塔院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此塔建成于1938年,第三任方丈乘一法师和静朗法师监修。塔身高29.7米,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建筑。塔的正面与地藏殿连通,塔前面东西各设两层塔式中西合璧钟鼓楼。

放一张民国照片大家对比下

塔内有木梯,可供登临(一般不对外开放)。每一层依次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楼梯两侧的墙壁上,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生动壁画。塔外身塑33尊罗汉浮雕。殿和塔的檐下,龙、凤、狮、鹤等浮雕造型生动典雅。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吸收了西方的建筑风格,这种塔殿相连的建筑形式非常罕见,对研究佛教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塔前三间是地藏殿,在殿中央供奉着地藏王菩萨的金像,地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密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弥勒佛未下生之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常住地狱拔苦,曾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在大殿的两侧绘有十八层地狱的图解。地狱为六道之一,是极苦之处。它时时警示人们地狱真实不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十四、五百罗汉堂

在东塔院有一座五百罗汉堂,分东西两个部分。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译为无生,含有杀烦恼之贼,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受天上人间供养等义。他们形色各异,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在佛陀入灭之后,在阿阇世王的保护下,摩诃迦叶、阿难陀和优波离等率五百阿罗汉,会集于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中,结集三藏经典。后又有几次结集,甚至有上千阿罗汉及大菩萨结集经典。

还有一种说法,此五百阿罗汉并非实数,表示很多而已。既有过去劫,也有未来劫;既有娑婆世界的,也有他方净土的。全然是祖师大德们沿用经典的思想,借人表法,向人们说明佛法道理之意。

十五、舍利塔

在塔院的最东边,有两座舍利塔。舍利,译为灵骨或坚固子。在佛教中,佛陀或高僧圆寂后火化时的结晶体,它标志僧人戒定慧乃至功德健全与完善,是僧人修证的一种体现。塔前有两块巨大的玉石,上面有极乐寺住持静波大和尚刻写的“行愿无尽”四个大字,以赞祖师大德的功德。

1.倓虚大师舍利塔

倓虚大师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嗣传人。三十多年共创十方大丛林九处,弘法支院十七处,佛学院十三处。大师为使黑龙江这个边远地区的众生闻到佛法,经历千难万险,于1924年建成了“极乐寺”。建成开光之日,状元张骞题匾,信众万人共庆。倓虚大师,不辱佛教使命、践行人间佛教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冒着极大风险,保护爱国将领赵尚志的头颅,充分彰显了爱国爱教的道德风范。倓虚大师教导众生“敬以处事,诚以待人”、“恒以忏悔水洗涤懈怠心”,对一切事能够看得破放得下。大师于1949年代初期去香港弘法,于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世寿八十九,僧腊四十六。火化时炼出舍利近千颗,分化给门宗弟子供养,香港大光法师赠送七粒给极乐寺。白色的为骨舍利,棕红色为血质和肉质舍利。

2.慈法老和尚舍利塔

慈法老和尚为极乐寺第六任方丈,当时正是“文革”劫难后期。他老人家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重建庙宇,重塑佛像,为保存极乐寺的土地房产,为后期恢复建设,他老人家呕心沥血,功不可没。经他手建的殿堂有卧佛殿、五百罗汉堂、阿弥陀佛殿和延寿功德堂等。老人家于2006年圆寂,世寿九十三,戒腊六十八 。

在阿弥陀佛殿的左方,有一座比丘圆寂塔,极乐寺的僧人圆寂后,其骨灰均入塔内,供人礼拜。

这张照片记录了文革期间的极乐寺被大肆破坏,这也是同时代佛教的处境。

1966年8月,极乐寺被红卫兵砸毁,仅余之建筑物被其他单位和居民占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市政府将占据极乐寺的单位及居民陆续迁出。

1980年12月,国家拨款150多万元对极乐寺重新加以修缮,使之面貌一新。1983年11月4日,修复后的极乐寺正式开放。1990年极乐寺复办了佛学院,担负起广育僧才之重任。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结束语:

静波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和哈尔滨极乐寺方丈。他在佛教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贡献。静波法师多次发表关于佛教教义、修行和信仰的见解。比如在谈到生命教育时,他指出生命是修行的下手处,佛教对待生死是当机立断,生本身就是死,死本身就是生,出家人应训练自己不驻足在生死之上。他还强调缘聚缘散的观点,认为缘聚时存在,缘散时离开。

在面对一些佛教徒的迷信行为时,静波法师言辞犀利地“打假”,劝诫佛教徒要有正信,不要迷信,破邪显正。他在诸多场合分享自己的佛学思考,为佛教的正信传播和发展贡献力量。

篇末彩蛋一个。“简单才自在。”

静波法师说:“简单才自在。”人就是这样,欲望少一点,快乐就多一点。为什么要做奴隶呢?我希望大家做主人。

许多人为什么不快乐呢?就是因为他们活在攀比的世界里,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钱,不服输,就去比,就去争,于是就沦落为奴隶。

也许有人会问:佛门是反对人们进取的吗?我的回答是:不!佛门讲的是随缘,能努力的我一定去努力,但努力的结果如果达不到目的,那也没有关系,因为我尽力了,也就问心无愧。如果达到了目的,你也是过客,不要太欢喜。

有个禅师说:“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种地后人收。后人收了莫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我们都是过客,把一个过客做好,简单点,自在点。如果你赋予了自己更多的东西,你想得到更多的东西,你就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如果你随缘,能得到多少就得到多少,那么你就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