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古诗(人字的甲骨文是怎么造出来的?)

2024-07-07 20:45:18
浏览:100

人字的造字原理是什么?得先从匕字的造字说起。


匕,甲骨文指古代象汤匙一样的取食工具,而古代的中国人,就是把北斗七星比为汤勺,很显然,古贤仰观象于天,取象北斗七星之外形,定义为匕。


匕的意思除了汤匙,还是匕首之意,也就是刀,可见刀,匕,是一个字,都是取象北斗七星。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甘石星经》载:“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君王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鹖冠子》则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淮南子·天文训》载:“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又有《史记·天官书》记载:“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将北斗作为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


北斗七星中,天璇、天枢星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便可以找到它北极星,直指地轴,从物理学上讲,北斗七星之于北半球人类,就是一个观察天文的不变参照系。


甲骨文双匕相背,则是北,可见匕与北的关系,站在北半球看北斗,站在北斗看地球,双方相互定位,互为参照,就是北。


因此,取象于北斗七星的匕,刀,在物理学概念上,就是物理规律的参照系,代表物理规律的一致性,不变性,是具有神性的存在,连孔子都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位,而众星拱之。


匕作为物理规律的参照标准,其证据有很多,比如妣字,是祖母的意思,先祖的母亲,全是由匕生出来的,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天道运行的产物。


另外如此字,甲骨文中,止匕为此,意思是匕所止处,就是此,此时,此刻,此处,也就是用北斗来定时空的标准。


古代宗庙祭祀,叫匕鬯,可见匕之重要,因为在古人看来,匕代表天道,祭祀祖宗,须用匕。匕鬯后来用于泛指饮食用具,转意为取食能力,因为只有掌握天道,才能保证取食,获得生存的基本权力。


匕代表天道和取食能力,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旨字,甲骨文,匕囗为旨,旨有皇帝的旨意和美味的食物双重含义,掌握天道,获取食物,保证族群的生存,是身为皇帝的基本职责。



万物要生存,取食能力是根本,取食能力再泛化一点,就是利用资源的能力,这个能力,取决于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运用程度,只有从物理规律的根本属性,一致性和不变性出发,深入挖掘,不断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认知,才有可能提高取食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能力。

中文造字法则,仰观象于天,匕取象北斗七星,代表不变的参照系,物理标准,俯观法于地,匕代表对物理规律的认知能力,运用物理规律的取食能力。


匕在《易》中有一卦,就是水地比卦,内坤外坎,上水下地,水地比,坤卦表生态之理,坎卦是物质之道,由生态之理到物质之道,就是比,比卦的核心就是认知物理规律,掌控自然资源,以求生存发展。故比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先王建万国,亲诸侯的基础,在于取食能力,在于把握基本生存权力。


人是万物之灵,在古圣看来,只有人才有无限认知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保证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因此,古圣造人字时,就取象了十万年前的北斗七星模样,写成了人字。

北斗挂在天上,就如人生存在地上,北斗之于人,代表不变的天道,而能认知天道的,穷极天道的,只有人,神仙都不行,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对人的认知和定义,一如佛祖,欲成佛,必须先转成人身。

由刀,匕,人衍生出来的字有很多,取意都离不开取食能力和物理标准,物理规律一致,不变性这两个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