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或者媒体上看到一些人物的头衔是XX公司董事会主席,XX公司CEO。
比如马云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会主席,提姆库克是苹果公司的CEO等等。

此外还有同时身兼董事会主席和CEO的情况,比如京东的刘强东,Facebook的扎克伯格,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等等。

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董事会主席代表的是公司的最高权力长官,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发展、组织架构、重大人事安排。偏向于战略层面。
CEO代表的是公司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经营。偏向于战术层面。
此外,董事会对CEO是有任免权的。理论上来说,董事会主席的权力要大于CEO。
而董事会主席和CEO都是同一个人,这种情况叫做“两职合一”;董事会主席和CEO分属不同人,这种情况叫“两职分离”。
那么两职合一和两职分离有什么区别呢?
“两职合一”就意味着一个公司几乎所有重大事项的最终决定权,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
两职分离则是将公司的战略和战术权分开交给不同的人。
那么两职合一和两职分离哪种方式更好呢?
答案是,没有更好,只有他们彼此更适合哪种类型的公司。
从管理理论来说,两职合一可以使得公司实施更加强有力的控制,提高企业的信息传递和运营效率,可以让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比如京东,Facebook,乃至星巴克都是两职合一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发展很快。

但是,从代理理论来说,两职合一容易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一旦他出现任何错误,都很可能会导致公司乃至所有的投资人和股东的损失,而且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主席兼CEO出现侵占公司利益的可能。
比如美国当年的安然财务造假丑闻事件,当时的董事会主席兼CEO就是因为权力过大,一个人操纵了安然的财务和人事部门,长久的掩盖了账目的亏损,为自己谋利。
而两职分离,则降低了权力过度集中的风险,但是由于权力分属不同的人,容易出现派系斗争,影响公司的效率。
所以,对于发展初期的公司来说,由于公司的规模小,实力弱,为了提高效率生存下来,两职合一是更适合的模式。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这时个人的经验、能力、精力都不再能承担起公司的发展,这时两职分离就更加适合,因为这时对于公司来说,权力制衡能保证公司更不容易犯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