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崂山主峰是什么(崂山和青岛的故事)

2024-07-29 20:30:18
浏览:100

 泰山虽高,不如东海崂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丘处机

  4月下旬,崂山的绿色唱起了主旋律。山谷间一片绿油油,樱桃的果实已经长成六分。从现在起到5月下旬,正是好看的时候。

  20℃左右的气温,微风拂面,暖阳高照,满山配上翠绿清新,不知打动了多少赏美景的人。

 

  崂山,古称牢山、劳山,又名辅唐山、鳌山。在今山东半岛西南、青岛市东部的崂山区境内。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自 然 风 光

  巨 峰

  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

  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

  “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

  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

  崂山山脉连绵起伏,雄伟壮观,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

  典型而独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使得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旅游开发价值。崂山花岗岩分布在整个山区,储藏量极为丰富,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主体、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纪念碑均取材于此。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座道教名山,以聊斋中的《崂山道士》名闻天下。

  崂山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处机、张三丰等人都曾在此修道。

  太 清 宫

  太清宫在崂山众多道教建筑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规模最大。崂山太清宫始建于公元前140年,元朝时,这里成为全真派的道观,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地位迅速提高,被称为仅次于白云观的“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太清宫 摄影|吴文山

  崂山的秋季,景色也是五彩斑斓的,太清宫步月廊每当枫叶变为深红色时,步月廊红枫是崂山观红叶最佳观赏点之一。

  太清宫 摄影|吴文山

  登山赏红叶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太清宫后面的垭口乘索道上山,从空中观赏仙山红叶胜境;另一条就是沿着八水河石阶路徒步上山,沿途山林茂密,层林尽染,别有情趣。

  “人间初冬彩色尽,古观枫树叶正红。”崂山太清宫由于温度高,枫叶普遍比山外红的晚、红的持久。

  青山碧海间,一篷篷红色、一簇簇金色随处可见,在冬季为太清宫的青石灰瓦增添了明媚的色彩。

  明霞洞 丘处机、张三丰修炼之地

  由巨石叠加而成,是金山派的开山祖庭。丘处机、郝太古、孙不二、张三丰、孙玄清都在此修炼过。洞内镌刻的“明霞洞、金大安三年(1211)”,为丘处机所题。洞边银杏树有700多年了,秋季来观赏更为美丽。

  上 清 宫

  元代道士邱处机居此,留有题刻,其中《青玉案》词一阕、七绝诗10首极为著名。宫内主殿供奉玉皇大帝,称为“玉皇殿”。宫前半里许有邱处机衣冠冢,旧名邱祖坟。

  海 桥 仙 墩

  海峤仙墩是指崂山头南部的八仙墩,崂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是由海蚀岩洞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崂山头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冲击,崖岸断落如厦,崖下海中有十多块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

  此处风劲浪高,波涛汹涌,极为惊险,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在崂山十二景中称“海峤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明代大学士高弘图说:“八仙墩如锦茵绣籍,实第一奇,第一丽”。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华 严 寺

  除道教外,崂山的佛教同样历史悠久。华严寺是崂山现存最大的佛教庙宇,它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古朴典雅,华严寺建主殿三圣殿、东西两配殿以及天王阁。

  华严寺极盛时共有殿宇僧寮130余间,僧侣80余人,其寺庵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殿宇崇宏,双层歇山,四角飞檐,古朴清雅。

  华严寺广场上矗立的法显雕像。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域向天竺、然后由海路归国的取经者。

  云 洞 蟠 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

  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

  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狮 岭 横 云

  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

  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

  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在狮子峰上远望仰口湾,这里是崂山目睹海上日出的绝佳之处,“狮峰宾日”是崂山十二景之一。

  仰 口

  崂山“山海一色,海天相连”

  展现得淋漓尽致的,非仰口游览区莫属。

  寿 字 石

  乘坐缆车行至半山,登高远眺就可以看见美丽的海岸线,最显眼的是左边的寿字峰,在两万平方米的石壁上刻着40余个“寿”字,最大的高38米,宽27米,极为壮观。

  北 九 水

  人们常说:“不到九水,不算游崂山”,九水的一年四季都很美,无论是波光淡淡的流水,还是五彩斑斓的树叶,爱上这里真的不需要更多的理由。

  尤其是雨后的九水,像极了一副优美画卷,其中的丽山秀水,无不让人心向往之,怪不得有“一步一换景,十步一重天”之美誉。

  北九水冬景

  青 山 渔 村

  崂山胜景在于它的山景和海景并存,名山蕴名水,名水育名茶,这是品茶人的讲究。崂山矿泉水水质优异,真正成就了“仙山圣水崂山茶”的显贵地位,成就了中国江北第一名茶。作为中国最北方的绿茶,具有的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叶肥味厚的特点。

  华 楼 叠 石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这里流传着不少美丽的传说。一说是王母娘娘在这里梳妆打扮,故俗称“梳洗楼”、梳妆楼。二说, 由于华楼叠石如刀削斧劈般难以攀登,自古以来被誉为“崂山第一奇峰”。

  龙 潭 瀑

  龙潭瀑由八条溪流汇成八水河,河水从高悬崖陡壁奔腾而下,形成了瀑布。崖高水急,瀑布冲出峭壁外,在空中飞舞,像一条白龙从云中腾起,泄入潭中。白练飞舞,如白龙在天。

  四 | 季 | 崂 | 山

  崂山的春

   山花烂漫,杜鹃盛放

  崂山的夏

  灵山碧水,避暑胜地

  崂山的秋

  红枫尽染,银杏叶黄

  崂山的冬

   山舞银蛇,玉树琼花

  爱上崂山,

  与四季无关,

  也与岁月无关,

  因为无论何时你来到崂山,

  总有一个地方可以令你再次惊艳,

  再次难以忘怀,再次敬佩自然造物的能力。

  市南区地貌特征是什么?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位于东经120°19′、北纬36°04′,西起团岛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至麦岛与崂山区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辖区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面积30.01平方千米。辖区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受断块隆起与凹陷带控制,在沿海断块与海水的冲刷作用下,沿海发育成海湾、岬角、岛屿等海岸带地貌。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青岛海水浴场到底有多少处 ?

   青岛的海水浴场大概有这么几个: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第二海水浴场,位于山海关路太平湾北岸;第三海水浴场,位于太平角六路;第四海水浴场,位于市区南面之极东部(湛山);第五海水浴场位于市区西北部(新疆路);第六海水浴场位于前海栈桥之西(太平路)。至于七浴和八浴,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青岛人将青岛发电厂以西的浴场称为第七海水浴场,将国棉六厂西面的海池子称为第八海水浴场,现已不存在了。

  第一海水浴场可容纳多少人?

  位于汇泉湾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曾是亚洲最大的沙滩浴场,也青岛众多海滨浴场中的佼佼者,一向以坡缓沙细、水清浪静而著称。每年7月至9月,内地酷暑难熬,青岛却凉爽宜人,最高气温超过30度的日子没有几天,第一海水浴场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第一海水浴场可同时容纳几万人游泳,1997年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有35万人次到这里游泳,青岛人管游泳叫洗海澡(也叫下饺子,因为人多)。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为何有海沟?

  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畔,拥有长580米,宽40余米的沙滩,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浴场内的海沟自西向东长约100米,宽约五六米,绝对深度约0.6米。高潮时,海沟中心线距岸边约20米;低潮时,海沟中心线距岸边约10多米。它主要是汇泉湾内海流、海浪动力过程共同作用在波浪掀沙、海流输沙规律的控制下,海滩泥沙形成的海岸带动力地貌的自然特征,是水、沙动态平衡的长期演化结果。

  青岛信号山为何叫挂旗山?

  青岛信号山原名大石头山,因山上多巨石而得名,海拔98米,面积6.3公顷。1897年11月,德占青岛时在山上建立了青岛最早的一座无线电台,将该山命名为“齐格纳山(德语‘信号’意思)”。此山在青岛港建成后,在山上建有信旗台,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故名“信号山”,又称“挂旗山”。还因这座山位于龙山、伏龙山、龙华、龙口、龙江五条带有龙字路口之间,所以也叫五龙山。现在的信号山有3幢红色蘑菇楼宛,耸立于青松、绿树丛中,格外醒目,是观赏前海景区和市区风貌的最佳观景点之一。

  湛山寺是何时修建的?

  湛山寺依山面海,景象特佳。自1934年由佛界居士募集资金开始兴建,是年秋“西方三圣殿”落成,举行开光典礼,至1944年山门建成,绵延十年,为中国最年轻之名刹。湛山寺属佛教天台宗,首任主持为当代名僧倓虚法师。倓虚法师创办湛山寺佛学院,海内高僧飞锡而来,弘一大师宏开经筵,十方佛子毕聚,善男信女群集,一时盛极,遐迩著称。

  万国建筑群多为何采用花岗岩

   八大关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八大关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因此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的石材采用的都是青岛产的花岗岩石。德国侵占时期,西洋建筑就地取石采用了花岗岩这种天然石材,花岗岩含有云英、黑云母、角闪石及长石等矿物,经过色彩的空间混合,使青岛获得了独特的色彩景观和文化性格。

  “五月的风”何以成为标志性雕塑

   “五月的风”是坐落在市南区“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雕塑《五月的风》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洗炼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之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骆驼祥子是在青岛创作的吗

   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内,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学专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上世纪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以及小说《文博士》、《我这一辈子》等一批优秀作品。《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各种语言译本最多的一部,迄今为止亦有近四十个版本在世界各地传播,见证了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的历程。

  奥帆中心的海水空调技术?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是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就地获取的海水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成功设计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建筑面积8138平方米的媒体中心提供冷热风,开创了我国公共建筑应用海水源空调技术的先例。海水源热泵空调、太阳能屋顶、风能路灯……作为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的基地,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处处体现出环保节能的“绿色奥运”主题。

  青岛滨海步行道有多长

   青岛滨海步行道西起团岛,横穿市南老城区,贯串了栈桥、小青岛、海水浴场、太平湾、八大关、音乐广场、奥帆赛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全长40.6公里,将青岛的山、海、城融为一体,透出东方“浪漫之都”的风韵。步行是滨海木栈道追常见的运动方式,适宜于男女老少。步行运动有助于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帮助降低血压,并能起到减肥、助睡眠、增精力和体力等功效。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

  青岛海底隧道是怎样穿越海底的?

  胶州湾海底隧道,北连市南区团岛,南接黄岛区,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胶州湾隧道处于火山岩及次火山群地带,覆盖层较薄,断裂带密集,共穿越18条断层破碎带,断面最大跨度达28.20米,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82.81米。海底隧道具有全天候通行的特点,具有不破坏航运、不影响景观、不占地或少拆迁、交通不受大风大雾影响等优点,是一种更好的交通设施。

  青岛地铁要建多少条线路?

   青岛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称作青岛轨道交通。1987年开始筹建,规划市区8线市域4线共计12条线路,2013年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已开工建设。青岛地铁线路将穿过市南区等主城区,周边建筑物密集,还要穿过多处文物保护建筑。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列车振动对建筑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采用了多种国际先进的振动控制技术,将地铁运营所产生的振动影响减到最小。

  鲁迅公园的礁石为何是红色的

  红礁石是青岛海岸独特的自然资源。众所周知,大部分沿海地区的礁石以青灰色或黑色居多,而青岛海边的礁石则都是呈现褐红色的花岗岩。大约在晚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时期,地下的液态岩浆涌出,在大约1.5亿年之前开始形成,经历了这样上亿年时光的打磨,才逐渐拥有了如今市南区海岸边如此美丽的礁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要想将其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万年前青岛啥模样?

   古胶州湾及黄海地区在一万年以前还是水草丰美的草原湿地。当时的海平面比今天的海平面要低130米左右。青岛的灵山岛、竹岔岛、小青岛、大公岛和田横岛等岛屿,都暴露在草原湿地之上,成为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从海洋地质考古来看,青岛在远古时代的密林、草原非常多,发现于上个世纪中期的“硅化木”南洋杉化石,直径多在一米左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青岛当时存在着众多的大型植物样本。此外,在青岛地区还发现有恐龙蛋及其他一类动物和植物的化石,这对青岛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种实物支持。